通知公告
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百城百名总编看武汉生态美,认为东湖水环境治

来源:区域治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20 04: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9日讯 鹰眼俯瞰武汉版图,长江和支流汉江穿城而过,一汪33平方公里湖水坐落在闹市之中,101.98公里绿道串联,四大景区及星罗棋布的旅游打卡地环绕湖畔,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9日讯 鹰眼俯瞰武汉版图,长江和支流汉江穿城而过,一汪33平方公里湖水坐落在闹市之中,101.98公里绿道串联,四大景区及星罗棋布的旅游打卡地环绕湖畔,这里是东湖,武汉的城市绿心。

百名总编辑参观碧潭观鱼景点。 记者何晓刚 摄

19日,来自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联席会的百名城市网媒总编辑抵达东湖风景区,从车水马龙间瞬间“穿越”到林荫铺路、湖光山色的东湖畔,纷纷表示“体验独特”。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会长胡宝祥说:“城市中心有这么一片大湖,实属稀缺资源,它不仅是旅游观景的好去处,也调节着整座城市的生态品质。”

初秋的东湖空气清新,沿途山水风光优美,总编们在听涛景区漫步、参观了苍柏园、碧潭观鱼,又乘坐东湖绿道观光车抵达华侨城湿地公园、东湖沙滩浴场,随后在东湖磨山景区打卡楚城后,乘坐东湖游船抵达梅岭一号触摸伟人足迹。

在听涛景区碧潭观鱼景点,柳树垂岸随风摇曳,湖水泛着粼粼波光,眼前是大片的蓝和大片的绿,成群锦鲤在湖水中嬉戏,孩童们与之互动,欢笑声不绝于耳。在华侨城湿地公园处,总编们又在岸边湖水中清晰瞧见茂密的“水下森林”,定睛可见鱼虾在水草中穿梭,不时有几只黑水鸡用脚蹼扑棱出阵阵涟漪。

“喂鱼啦!这些鱼太可爱了。”刚拿到鱼食,衡阳市石鼓区委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李文恋跑到鱼池边喂鱼。她曾去过西湖、洱海等地,来到东湖后称赞这里治理得很好:“这里的环境很宜人,这种较冷的天气,游客仍然很多,水体很干净,生态美就美在景色是浑然天成的,没有明显的人工痕迹,整体环境很协调。

工作人员清理水中的杂草。 记者何晓刚 詹松 李永刚 摄

“在城市中心,怎么实现湖水水质持续向好呢?”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修复专家康玉辉现场介绍,曾经长期养鱼,使碧潭观鱼水生植物严重退化,如今通过筛选鱼类、种植先锋植被,促进水生态自我修复,不断完善健康水系统,才达到眼前“一潭清水”的效果。

眼前的“水下森林”实属东湖风景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的成果。“在水体生态修复过程中,沉水植物的生长与湖水澄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东湖风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12月,东湖风景区管委会决定先行先试,在东湖8个子湖进行水生植物种植试验,品种有苦草、轮叶黑藻等,形成一个能够自我维系的水下生态系统,后又在东湖主湖建了四个试验区域,如今“水下森林”长势良好,东湖水体系统在生物良性作用下趋于稳定,为城市湖泊生态治理提供样板。

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会长胡宝祥表示,40年前曾来过东湖,如今变化很大,尤其是生态治理效果明显:“治理湖水是一项大课题,东湖通过科学研究找出了一些有效的生态治理方法,再加上大众的自发守护,为城市湖泊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法和经验,值得推广。”

据了解,百湖之市的武汉拥有大小湖泊166个,位于城市中心的东湖一度是亚洲最大城中湖,也是武汉打好碧水、净土、蓝天保卫战的重要阵地。一边作为武汉诗意栖居地的美好生活空间,一边在汛期“变身”城市海绵体担负城市调蓄功能的东湖,坚持走生态治水之路。

东湖风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水岸同治、湖塘并治、流域齐治、社会共治”,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完成全水域锁定岸线、退渔还湖、游船革命、排口革命、小微水体治理等重大标志性工程的努力下,2017年,东湖主湖水质进入“Ⅲ类”时代,创近40年来最好水平;2019年3月,主湖郭郑湖40年来首度监测到可饮用级的Ⅱ类水质。近年来,东湖获评水利部“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系唯一入选的城中湖,后又高分通过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国家验收,入选首批示范河湖建设名单,再次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城中湖。系列生态治理方案齐头并进,东湖正探索出一条大湖、名湖、城中湖生态治水之路。

(长江日报记者晋晓慧 王玮琦 通讯员彭冲)

【编辑:丁翾】

文章来源:《区域治理》 网址: http://www.qyzlzz.cn/zonghexinwen/2021/1020/2405.html



上一篇:下巴经常长痘是怎么回事5个常见诱因,要及早防
下一篇:南昌交警开展消防通道专项治理 教育劝导违停驾

区域治理投稿 | 区域治理编辑部| 区域治理版面费 | 区域治理论文发表 | 区域治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区域治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