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的制度执行力与治理效能

来源:区域治理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6-17 16:3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面临新形势与新任务,国内外学界力图探寻“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尤其是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我国制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面临新形势与新任务,国内外学界力图探寻“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尤其是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命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2019年11月30日,华南师范大学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联合主办了第三届“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4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10余家专业期刊编辑以及港澳学术社团代表等100余人,围绕中国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的制度执行力与治理效能主题展开了研讨。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文海教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院长徐文俊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胡中锋教授分别代表会议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当代中国行政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MPA之父、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校发展专家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夏书章教授致辞。他指出,中国的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涉及的面大、量广,是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看到这么多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和“新朋友”感到欣慰,也期望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通过研究推动实践,实现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次研讨会分为生态发展与环境监管、区域治理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基层治理与社会治理创新三大专题进行研讨,呈现以下学术观点。 一、生态发展与环境监管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央财经大学崔晶教授以“跨域生态环境协作治理的策略选择、学习路径与枢纽组织研究”为题,提出当前区域环境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地治理跨域水资源(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协调各行动主体利益并激发其协作积极性。流域水资源治理和水环境监管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与会者重点探讨了流域的跨界合作治理与河长制推行中的制度执行力问题。福建省委党校的胡熠教授以“我国流域系统协同共生发展机制构建”为题,提出流域治理必须遵循系统协同的理念,而自然-经济系统的共生性要求加快流域产业转型升级。慕尼黑工业大学潘添荣博士以广东、福建两省解决水污染问题的联合行动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采取合作治理行动的驱动因素,并揭示了跨地区合作的来源。华南师范大学颜海娜副教授基于S市926个样本的多层次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探讨了“互联网+”公众治水参与问题,反思了当前引入技术治水手段的优势与不足。关于大气质量监管和生活垃圾治理问题,学者们既有本土化理论建构的尝试,也有来自政策文本的量化评估和个案的实证研究。南开大学锁利铭教授以长三角30个城市为例,讨论了治理边界的多重嵌入与地方政府环境合作网络问题,提出明晰不同治理边界及其嵌入关系与环境合作网络之间的影响作用,有助于探索地方政府在区域环境合作机制中的行为机理。华东政法大学李智超教授基于相关政策文本(1982—2018)的计量分析,提出我国跨界环境保护政策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政策工具主要以管制型为主,市场型和自愿型政策工具应用不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蔡岚教授以“区域雾霾协同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为题,提出解决区域雾霾问题需要政府间协同机制并完善冲突解决机制。南开大学赵聚军副教授以邯郸和承德的大气污染治理为例提出,地方政府会选择最有利于自身的行动方式和施政策略。天津商业大学薛立强副教授以“历次生活垃圾分类为何收效甚微”为题,指出长期以来生活垃圾分类难以成功的主要原因。 二、城市—区域治理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区域治理的空间结构演化和治理逻辑变迁是区域治理研究的核心议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政策的逐步推行,以及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陆续调整,城市—区域治理的研究热点出现了新变化。南开大学杨龙教授从功能、权力、边界三个角度对国家治理单元的演变进行分析,并着重阐释了城市群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概括其三种主要模式。香港城市大学王小虎教授从比较视角出发,对中西方区域协作的动因、过程进行分析,提出权力介入对区域协作的两重性影响,找出关键影响因素,探讨区域治理中的权力灵活性问题。中山大学叶林教授重点研究了“城市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城市经济增长和政府改革的新动力”。内蒙古大学任维德教授从“城市空间正义”的概念出发,结合改革开放40年城市化率的提高和地级市迅速崛起的现实,概括了城市化进程中市辖区类型的时空特征及其功能,提出了迈向空间正义的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和治理策略的转变。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治理论坛中,华南师范大学杨爱平教授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隐性区划建构与国家治理实践”为题,探讨了大湾区建设中的隐性区划建构与国家治理间的内在联系,提出行政边界的变更不再是影响国家空间治理结构的唯一手段。深圳大学马卫红教授以“自我、组织和社会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治理”为题,提出粤港澳跨境治理应更加注重纵横向的协调性、一体化与整合性,以及意识形态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的互适,以实现跨域治理与融合。华南师范大学龙君伟教授探究了同宗同源视角下的跨文化适应困境及其化解策略。华南师范大学廖了副研究员基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个案分析,提出实现跨境合作治理的关键是政治权力与专业权力间保持适当距离。华南师范大学的傅承哲博士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港澳青年对内地相关政策在制度化认知层面的心理融合效应及其机制进行考察,提出应根据港澳青年的政策认知特征开展行为政策设计与实施,以实现行为认知助力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澳门大学的陈建新助理教授从澳门社会保障发展、行政改革和政府对策提出整体社会保障的挑战与特点。 三、治理创新与基层社会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先需要中央的顶层制度设计,但同时,我国的制度优势要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还有赖于地方和基层对制度的有效执行,开展与时俱进的治理创新。上海交通大学的韩志明教授以“治理界面的集中化及其反思”为题,提出需推动创新和治理界面的重构,形成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治理思路,还原被机构分割的治理对象。华南理工大学李文彬教授以“内外失衡:我国地方政府提升公民满意度策略分析”为题,提出提高满意度的外源性和内源性两个路径。厦门大学李学副教授基于城市政府官方网站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提出财政透明度的数据质量对其治理绩效具有明显的控制效应,地方公众的知情权意识亦能强化财政透明度的治理绩效。华南师范大学张强教授以“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演进逻辑”为题,分析了我国大部制改革三阶段的约束条件、主要做法和基本特点,提出未来大部制改革需要优化机制。暨南大学颜昌武副教授指出,乡镇政府中普遍出现属地管理异化问题使其陷入了有责无权的悖论,乡镇政府需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控制权以及自下而上的自主权破解策略性选择。广东财经大学李晓燕副教授从技术治理视角对新时代社区治理持续创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广东金融学院张国磊博士基于“联镇包村”第一书记的行动逻辑考察,提出联镇包村是地方政府回应国家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而采取的一种治理工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区展玲老师认为公益创投作为社会治理创新载体,能有效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本次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分享了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回应了如何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等学术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研究的深化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感谢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聂婧对本文的贡献)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面临新形势与新任务,国内外学界力图探寻“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尤其是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命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2019年11月30日,华南师范大学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联合主办了第三届“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4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10余家专业期刊编辑以及港澳学术社团代表等100余人,围绕中国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的制度执行力与治理效能主题展开了研讨。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文海教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院长徐文俊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胡中锋教授分别代表会议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当代中国行政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MPA之父、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校发展专家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夏书章教授致辞。他指出,中国的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涉及的面大、量广,是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看到这么多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和“新朋友”感到欣慰,也期望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通过研究推动实践,实现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次研讨会分为生态发展与环境监管、区域治理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基层治理与社会治理创新三大专题进行研讨,呈现以下学术观点。一、生态发展与环境监管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央财经大学崔晶教授以“跨域生态环境协作治理的策略选择、学习路径与枢纽组织研究”为题,提出当前区域环境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地治理跨域水资源(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协调各行动主体利益并激发其协作积极性。流域水资源治理和水环境监管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与会者重点探讨了流域的跨界合作治理与河长制推行中的制度执行力问题。福建省委党校的胡熠教授以“我国流域系统协同共生发展机制构建”为题,提出流域治理必须遵循系统协同的理念,而自然-经济系统的共生性要求加快流域产业转型升级。慕尼黑工业大学潘添荣博士以广东、福建两省解决水污染问题的联合行动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采取合作治理行动的驱动因素,并揭示了跨地区合作的来源。华南师范大学颜海娜副教授基于S市926个样本的多层次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探讨了“互联网+”公众治水参与问题,反思了当前引入技术治水手段的优势与不足。关于大气质量监管和生活垃圾治理问题,学者们既有本土化理论建构的尝试,也有来自政策文本的量化评估和个案的实证研究。南开大学锁利铭教授以长三角30个城市为例,讨论了治理边界的多重嵌入与地方政府环境合作网络问题,提出明晰不同治理边界及其嵌入关系与环境合作网络之间的影响作用,有助于探索地方政府在区域环境合作机制中的行为机理。华东政法大学李智超教授基于相关政策文本(1982—2018)的计量分析,提出我国跨界环境保护政策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政策工具主要以管制型为主,市场型和自愿型政策工具应用不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蔡岚教授以“区域雾霾协同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为题,提出解决区域雾霾问题需要政府间协同机制并完善冲突解决机制。南开大学赵聚军副教授以邯郸和承德的大气污染治理为例提出,地方政府会选择最有利于自身的行动方式和施政策略。天津商业大学薛立强副教授以“历次生活垃圾分类为何收效甚微”为题,指出长期以来生活垃圾分类难以成功的主要原因。二、城市—区域治理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区域治理的空间结构演化和治理逻辑变迁是区域治理研究的核心议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政策的逐步推行,以及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陆续调整,城市—区域治理的研究热点出现了新变化。南开大学杨龙教授从功能、权力、边界三个角度对国家治理单元的演变进行分析,并着重阐释了城市群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概括其三种主要模式。香港城市大学王小虎教授从比较视角出发,对中西方区域协作的动因、过程进行分析,提出权力介入对区域协作的两重性影响,找出关键影响因素,探讨区域治理中的权力灵活性问题。中山大学叶林教授重点研究了“城市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城市经济增长和政府改革的新动力”。内蒙古大学任维德教授从“城市空间正义”的概念出发,结合改革开放40年城市化率的提高和地级市迅速崛起的现实,概括了城市化进程中市辖区类型的时空特征及其功能,提出了迈向空间正义的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和治理策略的转变。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治理论坛中,华南师范大学杨爱平教授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隐性区划建构与国家治理实践”为题,探讨了大湾区建设中的隐性区划建构与国家治理间的内在联系,提出行政边界的变更不再是影响国家空间治理结构的唯一手段。深圳大学马卫红教授以“自我、组织和社会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治理”为题,提出粤港澳跨境治理应更加注重纵横向的协调性、一体化与整合性,以及意识形态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的互适,以实现跨域治理与融合。华南师范大学龙君伟教授探究了同宗同源视角下的跨文化适应困境及其化解策略。华南师范大学廖了副研究员基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个案分析,提出实现跨境合作治理的关键是政治权力与专业权力间保持适当距离。华南师范大学的傅承哲博士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港澳青年对内地相关政策在制度化认知层面的心理融合效应及其机制进行考察,提出应根据港澳青年的政策认知特征开展行为政策设计与实施,以实现行为认知助力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澳门大学的陈建新助理教授从澳门社会保障发展、行政改革和政府对策提出整体社会保障的挑战与特点。三、治理创新与基层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先需要中央的顶层制度设计,但同时,我国的制度优势要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还有赖于地方和基层对制度的有效执行,开展与时俱进的治理创新。上海交通大学的韩志明教授以“治理界面的集中化及其反思”为题,提出需推动创新和治理界面的重构,形成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治理思路,还原被机构分割的治理对象。华南理工大学李文彬教授以“内外失衡:我国地方政府提升公民满意度策略分析”为题,提出提高满意度的外源性和内源性两个路径。厦门大学李学副教授基于城市政府官方网站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提出财政透明度的数据质量对其治理绩效具有明显的控制效应,地方公众的知情权意识亦能强化财政透明度的治理绩效。华南师范大学张强教授以“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演进逻辑”为题,分析了我国大部制改革三阶段的约束条件、主要做法和基本特点,提出未来大部制改革需要优化机制。暨南大学颜昌武副教授指出,乡镇政府中普遍出现属地管理异化问题使其陷入了有责无权的悖论,乡镇政府需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控制权以及自下而上的自主权破解策略性选择。广东财经大学李晓燕副教授从技术治理视角对新时代社区治理持续创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广东金融学院张国磊博士基于“联镇包村”第一书记的行动逻辑考察,提出联镇包村是地方政府回应国家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而采取的一种治理工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区展玲老师认为公益创投作为社会治理创新载体,能有效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本次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分享了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回应了如何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等学术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研究的深化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感谢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聂婧对本文的贡献)

文章来源:《区域治理》 网址: http://www.qyzlzz.cn/qikandaodu/2020/0617/357.html



上一篇:多中心城市发展的鲁尔经验
下一篇:中小学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的区域推进策略

区域治理投稿 | 区域治理编辑部| 区域治理版面费 | 区域治理论文发表 | 区域治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区域治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