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视点|治理摄像头偷窥,需要全面立体的保护体

来源:区域治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13 18:3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在寄宿家庭时在床尾发现了一个摄像头。商场试衣间的墙上有“眼睛”,就连平常的居家生活也能被陌生人偷偷窥视。近年来,不法分子偷偷安装针孔摄像头,兜售“观看权”邀请码

我在寄宿家庭时在床尾发现了一个摄像头。商场试衣间的墙上有“眼睛”,就连平常的居家生活也能被陌生人偷偷窥视。近年来,不法分子偷偷安装针孔摄像头,兜售“观看权”邀请码,牟取暴利。据介绍,犯罪分子将针孔摄像头藏在酒店房间内,然后分享APP邀请码,让他人获得观看权。

针孔摄像头安装商经常以150至200元一个的价格向线下代理商出售邀请码,代理商提高分销价格。最后,一个邀请码可以卖五六个。一百元,每台相机可生成100个邀请码,供数百人同时在线观看。这种行为给公民的个人隐私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隐患,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应和担忧。

摄像头的简单获取和破解技术的门槛低,成为这条黑色产业链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不光是安装摄像头,犯罪分子还利用黑客技术入侵控制家庭和公共场所的摄像头,搭建APP或利用其他视频管理平台向客户收取“会员费”和“套餐费”,牟取暴利。

另一方面,好奇心和自私偷窥被这条黑色产业链所利用,买家的“自私偷窥”演变成一种无底的精神心理需求,导致不法分子无视社会责任,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把隐私变成消费品,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正如美国思想家丹尼尔贝尔所说:“今天,隐私可以像消费品一样进入大众文化的需求。它不再具有过去的尊严和严肃性,已经成为消费者可以购买。产品。很多人利用他人不为人知的隐私来获取某些利益。这种不正当的收购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绑架,威胁到人们的安全。”

关于此事的讨论再次反映了人们对隐私的担忧信息时代的保护。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偷窥等黑色产品集中监管的公告》,决定2021年5月起,对全国范围内非法使用摄像头窥探个人隐私屏幕、交易隐私视频、传授偷窥和拍摄技术等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的行为进行集中管理。此次公告将从社交软件等互联网平台、相机厂商、电子商务平台五个方面进行监管。

镜头下公民的个人隐私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亟需建立立体的个人隐私保护体系。

首先,要加强依法治国的力度和力度。目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在审议中,相关法律主要见于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后,现行的大部分国内对公民保护个人隐私受到处罚的案件,处罚大多从轻,主要是对责任人进行罚款,责令平台和公司整改,难以对违法者起到震慑作用。

其次,要制定摄像头安装管理标准。目前,对于摄像头可以安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公开图像数据,以及“窃听”和“窃取照片”,还缺乏法律定义和相关规定。从近年来的相关案例可以看出,问题不是相机,而是相机背后的人。尤其是公共区域的摄像头,管理人员需要注意使用的边界问题,建议在公共区域标注摄像头位置。 ,规范监控视频,对监控信息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监控视频仅用于保障公共安全。

另外,要完善企业和平台的安全体系。摄像头制造行业需要制定产品安全标准,加强厂商安全意识,建立系统的摄像头安全体系和非法入侵后的安全防护措施等。

针对个人隐私泄露的受害者,不同级别需要制定补偿标准。当然,市民在使用摄像头时也需要提高隐私意识。如果从正规渠道购买摄像机,安装时应避开隐私区域,养成定期更换密码的习惯,定期查杀病毒,及时更新软件版本。

(作者周婷,摘自《南方都市报》)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各大应用市场账号 节目“一点资讯站”,全省60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

文章来源:《区域治理》 网址: http://www.qyzlzz.cn/zonghexinwen/2021/0813/2260.html



上一篇:快查快打!德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放大
下一篇:临朐蹚出城市治理“新路径”

区域治理投稿 | 区域治理编辑部| 区域治理版面费 | 区域治理论文发表 | 区域治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区域治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