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盘点!2021年度全球十大人工智能治理事件及趋势(3)

来源:区域治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12 10:5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正认为,人工智能治理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且已从理念层面进入到建章立制、落地实施的阶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正认为,人工智能治理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且已从理念层面进入到建章立制、落地实施的阶段。除了自上而下的建章立制,自下而上的基于应用主体和用户选择的参与,也成为人工智能治理的一个重要特点。

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总经理刘亚单认为,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是我们在新形势下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专门法律相继发布生效,为明确数据产权与利用规则奠定了基础,推动我国公共数据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是全球个人信息法治发展的重大里程碑。

刚柔并济:

伦理标准推动科技向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相关伦理问题愈发受到各界重视。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和企业界都积极参与相关伦理标准的讨论和制定, 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以人为本”。

目前,国内外对于人工智能的监管措施实现了“刚柔并济”。除了出台系列针对数据与技术的法律法规外,对于AI涉及伦理方面的内容也作出规定。中国政府向来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伦理问题。2017年7月,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制定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开展人工智能行为科学和伦理等问题研究;制定人工智能产品研发设计人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守则。2019年6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旨在更好地协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推动经济、社会及生态可持续发展。2021年9月25日,《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发布,旨在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为从事人工智能相关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相关机构等提供伦理指引。

联合国是推动建立全球AI伦理规范的重要力量。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全球AI伦理建议书的撰写,并于2020年9月完成草案,提交193个会员国协商,2021年11月发布了《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这是全球首个针对人工智能伦理制定的规范框架。这一历史性文本确定了共同的价值观和原则,用以指导建设必需的法律框架来确保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此外,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1年6月28日正式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卫生健康领域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指南”,为不同国家最大化人工智能的益处和最小化其风险提供了指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何宝宏所长指出,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细化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是我国深化人工智能治理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人工智能技术以数据、算法为驱动,发展速度迅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模式。但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也不断冲击社会伦理底线、侵犯个人权益。所以,既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又要高度重视风险和挑战,科学处理好发展和治理的关系,发展可信的人工智能。

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陶大程认为,我们需要增强用户的信任,提升人工智能落地服务的质量,发展可信人工智能是当前社会各界的重要共识,加强AI治理将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AI增进民生福祉

前沿科技勾勒幸福未来

关于自动驾驶是否合法以及自动驾驶主体责任等问题的讨论一直是各界热议话题。从入围2019年十大事件的“自动驾驶安全事故问责难”到入围2021年十大事件的“自动驾驶汽车2021年或在英国合法化”,意味着AI技术成熟对人类智能交通和智慧出行福祉的改善受到社会认可。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聂长海教授认为,这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除了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自动驾驶汽车能力等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的进步,将会带动更多的无人系统和自治系统的繁荣和发展。

在国内,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向善的事件令人暖心:中科院通过AI算法技术,开发了自杀意念识别模型,在社交网络上识别有自杀倾向的网友并对其展开救助;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之际,AI手语主播将为听障用户传达比赛资讯,此外,AI首次预测未来两年气候,这对人类预防自然灾害很有帮助。据外媒报道,某技术公司研发的微芯片装置有望2022年植入人类大脑,这一技术将为瘫痪者带来希望。

文章来源:《区域治理》 网址: http://www.qyzlzz.cn/zonghexinwen/2022/0112/2679.html



上一篇:四川大竹:突出“四个引领”提升党建引领基层
下一篇:朝阳常营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区域治理投稿 | 区域治理编辑部| 区域治理版面费 | 区域治理论文发表 | 区域治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区域治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